操作

“规范标准/ATX”的版本间差异

来自pcdiy_dev

(创建页面,内容为“== ATX标准的介绍及发展 == === 目录: === #重定向 发展历程 #重定向 主板标准 #重定向 电源标准 === 发展历程 === ATX(A…”)
 
第9行: 第9行:
  
 
自英特尔在1995年发表最初的ATX官方规格后,此规格经历多次更新,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.1、ATX 2.0、ATX 2.01、ATX 2.02、ATX 2.03和ATX 12V等阶段。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.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。
 
自英特尔在1995年发表最初的ATX官方规格后,此规格经历多次更新,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.1、ATX 2.0、ATX 2.01、ATX 2.02、ATX 2.03和ATX 12V等阶段。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.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。
 +
 +
=== 主板标准 ===
 +
上面说到了英特尔制定的ATX规格取代了以往的AT规格,那么相比AT规格又有哪些变化和优势呢?
 +
 +
ATX 在主板设计上,由于横向宽度增加,可让将CPU 插槽安放在内存插槽旁边,这样在插长卡时就不会占用CPU 的空间,而且内存条的更换也更加方便。软驱连接口从主板的边沿移到了中间,这样安装好以后离机箱上的硬盘和软驱更近,方便了连线,降低了电磁干扰。电源位于CPU 插槽的右侧,利用电源单边托架风扇,可以直接给CPU 及机箱内元件散热。大部分外设接口集成在主板上,有效降低了电磁干扰,并改善了各种设备连线争用空间的情况。
 +
[[文件:ATX主板.jpg|替代=ATX主板|缩略图|ATX主板]]

2022年9月16日 (五) 10:17的版本

ATX标准的介绍及发展

目录:

  1. 重定向 发展历程
  2. 重定向 主板标准
  3. 重定向 电源标准

发展历程

ATX(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)规格由英特尔公司在1995年制定。这是多年来第一次计算机机壳与主板设计的重大改变。ATX取代AT主板规格,成为较新计算机系统默认的主板规格。ATX解决以往AT规格中,令计算机组装人士烦恼的问题。其他派生的主板规格(包括microATX、FlexATX与mini-ITX等等)保留ATX基本的背板设置,但主板的面积减少,扩展槽的数目也有所删减。

自英特尔在1995年发表最初的ATX官方规格后,此规格经历多次更新,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.1、ATX 2.0、ATX 2.01、ATX 2.02、ATX 2.03和ATX 12V等阶段。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.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。

主板标准

上面说到了英特尔制定的ATX规格取代了以往的AT规格,那么相比AT规格又有哪些变化和优势呢?

ATX 在主板设计上,由于横向宽度增加,可让将CPU 插槽安放在内存插槽旁边,这样在插长卡时就不会占用CPU 的空间,而且内存条的更换也更加方便。软驱连接口从主板的边沿移到了中间,这样安装好以后离机箱上的硬盘和软驱更近,方便了连线,降低了电磁干扰。电源位于CPU 插槽的右侧,利用电源单边托架风扇,可以直接给CPU 及机箱内元件散热。大部分外设接口集成在主板上,有效降低了电磁干扰,并改善了各种设备连线争用空间的情况。

ATX主板
ATX主板